【强弩之末的意思】“强弩之末”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史记·韩长孺列传》:“夫弩弱而矢高者,激于风也;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意思是:强弓射出的箭到了最后阶段,力量已经衰竭,连最薄的绢都穿不透。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强大的力量或气势到了尽头,已无力再继续发展,处于衰落或即将失败的状态。
“强弩之末”原意是指强弓所发的箭在飞行到终点时,因动能耗尽而无法穿透物体。后引申为事物发展到后期,力量或势头已经衰减,难以维持原有的状态。该成语多用于形容军事、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强盛势力在后期逐渐衰退的情景。
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强弩之末 |
出处 | 《史记·韩长孺列传》 |
原意 | 强弓射出的箭到达末端时,因力量不足而无法穿透细绢 |
引申义 | 比喻强大的力量或势头到了尽头,趋于衰落或失败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述军事、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强盛势力的衰退 |
近义词 | 力不从心、强弩之末、江河日下、日薄西山 |
反义词 | 如日中天、蒸蒸日上、方兴未艾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书面语 |
例句 | 他虽曾是行业领袖,但如今已是强弩之末,难以为继。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强弩之末”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刻概括。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强盛之势时,要警惕其可能走向衰落的趋势,保持清醒的判断与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