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行怎么读笃行的意思】“笃行”是一个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词语,尤其在现代汉语中,它的使用频率不高,但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却十分丰富。本文将从“笃行”的读音、含义、出处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笃行”由两个汉字组成:“笃”和“行”。其中,“笃”意为坚定、忠实;“行”意为行动、实践。合起来,“笃行”指的是坚定地实践、脚踏实地地去做事。它强调的是一种持之以恒、不浮躁的态度,是儒家思想中重要的理念之一。
“笃行”最早见于《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句话强调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只有将所学知识真正落实到行动中,才能达到真正的修养和成就。
在现代社会,“笃行”常用于鼓励人们专心致志、踏实做事,避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词语 | 笃行 |
拼音 | dǔ xíng |
字义解析 | “笃”:忠实、坚定;“行”:行动、实践 |
整体意思 | 坚定地实践、脚踏实地地去做事 |
出处 | 《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文化背景 | 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理念,强调知行合一 |
现代用法 | 鼓励人们专注、踏实、不浮躁 |
相关成语 | 知行合一、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
三、结语
“笃行”虽简短,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更应铭记“笃行”的精神,坚持做实事、走正道,方能实现长远的发展与个人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