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古诗原文及翻译】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是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塞和交通要道。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其中,清代诗人谭嗣同的《潼关》是一首极具代表性的作品,描绘了潼关的雄伟气势与作者的豪情壮志。
一、原文与翻译总结
以下为谭嗣同《潼关》的原文及其白话翻译:
诗句 | 原文 | 白话翻译 |
第一句 |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 | 千里山河构成一个国家,重重城门守护着京城。 |
第二句 | 雨洗青天外,风吹赤日痕 | 雨水洗净了天边的天空,风中带着太阳的痕迹。 |
第三句 | 云开见山色,风定觉江声 | 云散后可见青山的轮廓,风停后能听见江水的声音。 |
第四句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只要有像李广那样的良将守卫,就不会让敌军越过阴山。 |
二、内容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潼关的自然风光和历史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注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敬仰。诗中“雨洗青天外,风吹赤日痕”描绘了潼关的壮丽景色,而“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则借用汉代名将李广的故事,寄托了诗人希望有贤才守卫边疆、抵御外敌的愿望。
此外,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写景之妙,又含抒情之意,展现了谭嗣同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情怀。
三、结语
《潼关》不仅是一首描写地理风貌的诗作,更是一首蕴含深意的历史咏怀诗。它通过对潼关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历史意义来看,这首诗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