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锫是什么意思】“锫”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汉字,通常在化学领域中出现。它属于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元素,是放射性金属元素之一。以下是对“锫”字的详细解释和相关信息的总结。
一、
“锫”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种人工合成元素,符号为Bk,原子序数为97,属于锕系元素。它的名称来源于美国物理学家埃德温·麦克米伦(Edwin McMillan)和费利克斯·布罗克(Felix Bloch),以纪念他们在核科学领域的贡献。不过,“锫”的命名实际上是为了纪念另一位科学家——欧文·伯克利(Ernest O. Lawrence),他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著名物理学家。
“锫”是一种放射性金属,具有很强的放射性,且在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只能通过核反应堆或粒子加速器人工合成。由于其高放射性和极短的半衰期,目前“锫”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尤其是在核物理和核化学领域。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锫 |
英文名称 | Berkelium |
元素符号 | Bk |
原子序数 | 97 |
原子量 | 约247(主要同位素:Bk-247) |
分类 | 镎系元素(锕系元素) |
物理状态 | 固态(常温下) |
放射性 | 强放射性 |
自然存在 | 不存在于自然环境中 |
合成方式 | 通过核反应堆或粒子加速器人工合成 |
应用领域 | 核物理研究、核化学实验 |
发现时间 | 1949年 |
发现者 | 艾伯特·吉奥索(Albert Ghiorso)等人 |
命名来源 | 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Berkeley)命名 |
三、小结
“锫”是一个在核科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人工合成元素,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被提及,但在科研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了解“锫”的基本性质和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化学与核物理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