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吕,因姓吕氏。后世衰微,至尚之父,失其官守,流离失所。尚独好学,年老无师,乃夜以继日,炳烛而读。乡里皆称其勤勉,终成一代贤才。
译文:
太公望,名吕尚,是东海边上的人。他的祖先曾经担任过四岳的职位,帮助大禹治理洪水立下功劳,因此被封在吕地,于是就以吕为姓氏。到了吕尚的父亲那一代,家族渐渐衰败,失去了原有的官职,四处漂泊。吕尚独自喜爱学习,年纪大了以后找不到老师,便昼夜不懈,点着蜡烛读书。乡里的人都称赞他勤奋刻苦,最终成为了一位德才兼备的贤人。
解析:
这段文字讲述了姜子牙年轻时虽家道中落但仍坚持自学的故事。“炳烛而读”意指点燃蜡烛继续学习,形象地描绘出他在艰苦条件下仍不放弃追求知识的精神。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体会到古人对于学问的重视以及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