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沫”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庄子·大宗师》。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在干涸的环境中,用唾液湿润对方的身体”,用来比喻在困苦的环境中互相扶持,共度难关。它描述了一种在极端困难中仍然保持情感联系和相互帮助的精神状态。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夫妻或亲人之间在遭遇困境时相互扶持的情感关系,强调了在逆境中人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和无私奉献。例如,在经济困难时期,家庭成员之间共同分担压力,互相鼓励,就是“相濡以沫”的体现。
与之相关的还有“相呴以湿”,出自《庄子·人间世》,原意是指两条鱼被困于陆地,用口中的水湿润对方,以维持生命。后来,“相濡以沫”逐渐成为表达在艰难时刻彼此支持、共渡难关的美好象征。
在现代社会,“相濡以沫”不仅限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扩展到朋友、同事乃至社会团体之间,任何在困难时刻能够携手并进、相互支持的关系都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它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即无论面临多大的挑战,只要心存希望,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走向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