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朗月行》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这首诗通过描绘月亮的变化,寄托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和哲思。以下是对《古朗月行》的简要介绍及其赏析:
【原文】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译文】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叫作白色的圆盘。
又怀疑它是天上的瑶台镜子,飘浮在蓝色的云朵之间。
仙人的双脚好像挂在上面,桂花树显得如此繁茂。
小白兔正在捣药,问它这是给谁准备的食物呢?
【赏析】
这首诗用儿童的视角来观察月亮,语言生动有趣,充满童真与幻想。诗中将月亮比作“白玉盘”和“瑶台镜”,形象地描绘出月亮的明亮与美丽。同时,通过想象中的仙人、桂树、白兔等元素,营造了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氛围,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此外,“小时不识月”一句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古朗月行》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自然景观描写诗,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引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