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意思(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意思)
大家好,小东方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意思,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意思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在《荀子•宥坐》篇中,荀子在文章的第一段记叙了孔子师徒关于“宥坐之器”的对话,表达出他关于学习、修身等问题的认识。
2、他写道: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一种倾斜而不易放平的器物)焉。
3、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
4、”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
5、”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
6、”弟子挹水而注之,中则正,满而覆,虚而欹。
7、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水满则溢,月圆则缺,这是大自然中常见的现象,从这些自然现象中,先哲们悟出了深刻的人生道理:满招损,谦受益。
8、为此,鲁国的有识之士在鲁桓公的庙中安装了“欹器”,藉此警示后人“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
9、当孔子有感于此,发出“恶有满而不倾覆”的感叹时,弟子子路请教他有无保持“满”的状态的办法,孔子借题发挥,告诫他的学生说:“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
10、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
11、”(《荀子•宥坐》)就是说,只有做到智高不显锋芒,居功而不自傲,勇武而示怯懦,富有而不夸显,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才能保持长久而不致衰败。
12、《孙子兵法》是一部“舍事而言理”,即采取“抽象法”论述军事理论的杰出著作。
13、但为了使抽象的军事理论为人们所深刻理解和掌握,慧眼卓识的孙子往往采用“近物取譬”的办法,以世间诸物尤其是水的特性和作用为比喻,阐述深奥的军事原理,从而使抽象的《孙子兵法》平添了生动和形象,也为我们诠释这部“仰之弥高,钻之弥深”、详备富赡的伟大兵书的思想内容提供了感性的依据。
14、同时,由于水的特性和功用,使得以水助攻、以水代兵、依江河作战等原则,必然会成为重视“地利”之《孙子兵法》论及的主要内容。
15、综观《庄子》,我们发现庄子喜欢通过水感悟并表达他深邃的哲理,展示其玄妙之“道”与水的奇妙关系,这不但为我们认识庄子之“道”打开了感性的方便之门,也给予我们认识世界、认识人生以莫大的启示。
16、尤其是《逍遥游》、《秋水》等篇讲述的生动而又奇妙的水的寓言故事,更强烈地呼唤着人们拓展思维的视野,开阔心灵的境界,从更高的层次上认识外界事物和人生的价值。
17、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在孔子许多文化思想的产生过程中,水无疑给了他许多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18、不论是自然之水的形态、性质和功能,还是古代先民治水的伟大实践,都为孔子的理论思考和创造提供了宝贵的营养和源泉,也大大充实和丰富了他的文化思想。
19、荀子的这段关于孔子观“宥坐之器”的记述,所阐发的道理是十分深刻的,至今仍闪烁着不可泯灭的真理光芒,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20、据记载,晋杜预和南朝的祖冲之都曾制过类似的欹器,以此教育子弟要好好学习,防止骄傲自满。
21、毛泽东的“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名言,更与上述所讲的道理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 09-18
- 09-18
- 09-18
- 09-18
- 09-18
- 09-18
- 09-18
- 09-18
最新文章
- 09-18
- 09-18
- 09-18
- 09-18
- 09-18
- 09-18
- 09-18
- 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