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精选

综合精选

传胪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传胪)

2024-08-24 05:45:38
导读 大家好,小东方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传胪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传胪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黄甲传胪 传统寓...

大家好,小东方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传胪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传胪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黄甲传胪 传统寓意图案。

2、科举甲科及第者,其名附卷末,用黄纸书,故曰黄甲。

3、《山堂肆考》:“黄甲由省中降下,唱名毕,以此升甲之人附于卷末,用黄纸书,故曰黄甲。

4、”传胪,后世科举,殿试后,宣制唱名,曰传胪。

5、但世多称二甲一名为传胪。

6、《明史·选举志》:“士大夫通以乡试第一为解元,会试第一为会元,二、三甲第一为传胪。

7、”《事物异名录水族蟹》:“蟹之大者曰蝤蛑,名黄甲”。

8、二只大蟹,意谓二只黄甲,即二甲,“芦”与“胪”同音。

9、纹样以蟹与芦为内容构成,即寓科举及第之意。

10、 1.科举时代,殿试揭晓唱名的一种仪式。

11、殿试公布名次之日,皇帝至殿宣布,由阁门承接,传于阶下,卫士齐声传名高呼,谓之传胪。

12、 科举制度中,殿试以后由皇帝宣布登第进士名次的典礼。

13、古代,上传语告下称为胪,传胪即唱名之意。

14、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第三章第三节:“[四月]二十五日在太和殿传胪,典礼勘为隆重。

15、按传胪唱名,其制始于宋代。

16、宋沈括《坐溪笔谈》云:‘进士在集英殿唱第日,皇帝临轩,宰相进一甲三名卷子,读毕拆视姓名,则曰某人,由是阁门承之以传胪。

17、’此基证也。

18、清代之制,是日晨,銮仪卫设卤簿法驾于殿前,设中和韶乐于殿檐下......鸿胪寺官引新进士就位。

19、宣制曰:‘某年月日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第一名某人,引出班就御道左跪,第二名某人,引出班就道右稍后跪,第三名某人,引出班就御道左又稍后跪。

20、每名皆连唱三次。

21、嗣唱第二甲某等若干名,第三甲某等若干名,仅唱一次,不引出班。

22、唱时以次接传至丹墀下,所以是日称为传胪。

23、唱名毕,乐作,大学士至三品以上各官及新进士均行三跪九叩礼。

24、中和韶乐奏显平之章。

25、礼成,皇帝乘舆还宫。

26、” 2. 明代称会试第一为会元,二三甲第一为传胪。

27、 至清则专称二甲第一名为传胪。

28、清朝科举分为三甲。

29、头甲三人,即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第一名,称“传胪”(初,三甲头名亦称传胪,后仅限于二甲头名),中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人数最多,赐同进士出身。

30、这里的“同”实际上表示的却是“不同”,目的当然是为了给落第秀才一点心理安慰,省得他们一时想不开了上街游行,破坏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31、与此相对应的是“如夫人”:所谓“如夫人”乃小老婆——小老婆当然不是夫人,可为了安慰她,或者为了给她指明一条“光明”前程,大老爷就称她为“如夫人”:字面上好像是说,你在我这里“如”同“夫人”一样,不会受到任何歧视;而实际上不过是点明你只是像夫人罢了,根本就不是夫人,要做夫人,你才“万里长征”只迈出第一步! 科举有“乡试、会试、殿试”三种。

32、殿试又称御试、廷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在太和殿前进行的属国家最高一级的国家考试,是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和笼络知识分子,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手段。

33、明初“殿试”,曾在承天门南金水桥畔设案考试,后移至太和殿。

34、清代在保和殿。

35、这种考试每三年进行一次,时间一般在春季农历三月。

36、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十分严格,进京应考的举人首先要集中在大清门内东侧千步廊朝房,经礼部会试,考中后为贡士,又称为“中式进士”。

37、只有取得贡士资格才能进宫参加殿试。

38、 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考卷的成绩,由阅卷大臣打分,获得前十名的考卷,皇帝还要亲自过目,考中的被赐予进士。

39、列第一甲第一名者称为“状元”,列第一甲第二名叫“榜眼”,列第一甲第三名的是“探花”。

40、殿试两天后,皇帝召见新考中的进士。

41、考取的进士身着公服,头戴三枝九叶冠,恭立天安门前听候传呼,然后与王公白宫一起进太和殿分列左右,肃立恭听宣读考取进士的姓名、名次。

42、这就是“金殿传胪”。

43、“胪”有陈列的意思,“传胪”就是依次唱名传呼,进殿晋见皇帝。

44、 清朝科举分为三甲。

45、头甲三人,即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第一名,称“传胪”(初,三甲头名亦称传胪,后仅限于二甲头名),中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人数最多,赐同进士出身。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