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识问答 >

清代文官制度的影响(清代文官制度)

2023-05-21 13:11:42

问题描述:

清代文官制度的影响(清代文官制度),急!求解答,求别无视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3-05-21 13:11:42

大家好,小东方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清代文官制度的影响,清代文官制度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官员的品级清代的文职官阶分为九品,每品里有正、从之分,即“九品十八级”,不能列入九品之内的,叫“未入流”。

2、正一品(光禄大夫):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

3、从一品(荣禄大夫):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史。

4、正二品(资政大夫):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

5、从二品(通奉大夫):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各省布政使。

6、正三品(通议大夫):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尹,奉天府尹,各省按察使。

7、从三品(中议大夫):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

8、正四品(中宪大夫):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各省道员。

9、从四品(朝议大夫):翰林院侍读学士。

10、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

11、正五品(奉正大夫):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州知州。

12、从五品(奉直大夫):鸿胪寺少卿,各道监察御史,翰林院侍读、侍讲,各部院员外郎,各省知州。

13、正六品(承德郎):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各省通判。

14、从六品(儒林郎):左右春坊左右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直隶州州同,州同。

15、正七品(文林郎):翰林院编修,各部院七品笔帖式,顺天府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知县,各府学教授。

16、从七品(征仕郎):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州判。

17、正八品(修职郎):太医院御医,各部院八品笔帖式,外府经历,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谕从八品(修职佐郎):翰林院典簿,府、州、县训导,正九品(登佐郎):各部院九品笔帖式,县主簿。

18、从九品(登佐郎):翰林院待诏,刑部司狱,州吏目,巡检。

19、未入流:京、外县典史,驿丞,河泊所所官。

20、这里的太师、太傅、太保和少师、少傅、少保是荣誉官衔,或死后追封,非实职。

21、总督可加衔右都御史,巡抚可加衔副右都御史。

22、加衔只说明该地方官员有弹劾权,非实职。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